本文源于:騎行家

5月6日,在2025中國展上,我們有幸采訪到了折疊自行車領軍級人物大行韓博。請他談一談享譽全球的大行“快車道”技術,以及大行的布局等。

1、對于熟悉大行的朋友來說,“快車道”可謂如雷貫耳。但對于不熟悉大行的人而言,“快車道”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。借著中國展的契機,您能再簡單聊聊“快車道”技術嗎?

答:“快車道”技術(Dahon-V)是一套自行車設計方案。包括:改良自行車整車設計,令整體剛性提升;運用物理原理彈性變形分析、FEA有限元分析、應變片檢測;尤其是首創了一套能真正測試車架騎乘剛度的方法。
通過測量及驗證、解決方案、技術應用三個階段,有效解決自行車設計缺陷,提高各類自行車的速度;讓自行車的重量更輕,騎得更快,顏值更美,感覺更爽!
2、大行“快車道”技術的核心專利有哪些?運用在了哪些車型上?
答:運用在折疊自行車上的DELTECH馬甲線、超級下管,以及運用在大行700C公路車上的雙彎錐,都是“快車道”技術的核心專利。

馬甲線,使得單梁折疊車變成穩固三角形,車架剛性可提高23%,改變車架的受力分布情況,馬甲線受力最大,折疊裝置受力變小,使用壽命大幅提升。

超級下管,沿五通管及主梁管兩端特別加強打扁,耦合力度大增,縱橫雙向剛度各自提高10%以上,騎行蹬踏效率顯著提高。

雙彎錐(中管),采用前彎側彎設計,剛性比普通同寸別圓管強10%,有效彌補因前變速器消位而損失的強度和剛性。
3、大行長期以來以折疊車聞名,如今開始布局公路車賽道,這背后體現了大行在品牌戰略或騎行文化上的哪些新思考?



答:大行一直以來以折疊車蜚聲海內外,但是大行并不想局限于折疊車賽道。大行推出大輪徑公路車,在豐富產品矩陣的同時,也是對大輪自行車領域的一次新探索、新嘗試。大行堅信,企業只有不斷創新、不斷突破,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。
4、近年來電助力市場競爭激烈,而大行推出的超輕電助力車型在重量控制與騎行效率上都非常亮眼。您如何看待‘輕量化’在電助力自行車中的核心價值?
答:在第十屆深圳寶安創新創業大賽,大行憑借“采用接觸型力矩傳感器的折疊電助力自行車”項目(代表車型:K-ONE),脫穎而出,榮獲節能環保企業組一等獎。

在CHINA CYCLE 2024大會上,大行輕量化極簡折疊電助力自行車“K-Feather”獲“2024 CHINA CYCLE創新獎”金獎,力證大行在電助力車領域的強勁實力。
而此款小巧輕靈僅重12公斤的電助力車型,成為閃耀明星,吸引國內外知名品牌洽談合作。近段時間,火爆出圈的領克04,就是我們聯合出品的電助力新品車型,在央視等平臺也多有報道。

我們現在也組建了非常強大的電動車團隊,將在國內外電動車市場上迅猛發力,近期將推出五大系列產品,敬請期待。
5、PC24和P20是大行推出的少數的彎把折疊車型,將折疊便攜與公路操控結合在一起。您如何看待這類“多場景融合”車型的市場前景?


答: PC24、P20等彎把折疊車的出現,既能讓玩轉折疊車的騎友享受公路車的快感,又能讓熱衷于公路車的車友體驗到折疊車的便捷。一輛車兩種體驗,既節省了購車費用,又能隨時應對多種路況、出入多種場所。可以相信,PC24、P20這類“多場景融合”車型將獲得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,獲得年輕車友的青睞。

6、大行近期與臺灣知名品牌代理商昇陽(SYB)簽約戰略合作協議,還與中國自行車行業龍頭企業金輪集團達成合作。如此頻繁的業內合作,對大行或者對中國自行車產業而言,會有怎樣的影響呢?

答:大行始終堅持“創新興企業,共享興產業”,與昇陽、金輪達成戰略合作,是為了優勢互補,整合雙方資源,在產品開發、技術創新、市場開拓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多領域合作,為廣大騎士帶來更優質、更出色的騎行產品,共同推動中國自行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。
7、大行騎行臺,幾乎成為近年來上海展最炙手可熱的館內活動賽事。大行自行車十分自信其他品牌的自行車同臺比拼。我們是否可以暢想,未來會在更專業、更國際化的賽事中見到大行的身影?

答:我們在上海展及其他國際大展設置騎行臺比賽,就是希望大家眼見為實,親眼所見、親身體驗搭載大行“快車道”技術的700C航鈦鋁公路車、碳纖維公路車在蹬踏效率、爬坡能力上的驚艷提升,感受“快車道”技術的輕、快、美、爽。
其實,大行也計劃參加專業的國內自行車賽事。或許,在接下來的環廣西公路車世巡賽、環青海湖賽、天府綠道國際自行車比賽,大家能在激烈的賽事中看到大行自行車的身影。